「客庄在地經濟,如何可能?」系列二 活動紀實
台灣客家智庫於04月28日舉辦第四次的「小公廳」,邀請長期關注社群經濟的台大人類學系呂欣怡教授主講「客庄在地經濟,如何可能?」並由政治大學江明修教授與談。會中提出了「社區經濟的多元性」以及「客家合作基金」等議題。
台灣客家智庫於04月28日舉辦第四次的「小公廳」,邀請長期關注社群經濟的台大人類學系呂欣怡教授主講「客庄在地經濟,如何可能?」並由政治大學江明修教授與談。會中提出了「社區經濟的多元性」以及「客家合作基金」等議題。
「女人要有自己的收入」不是什麼西方女性主義帶來的東西,「勞動」是客庄女性在地的文化慣習
本次討論由呂欣怡教授從「客庄女性小商家」的例子談起。呂教授從過去撰寫博士論文期間蹲點宜蘭白米社區,後來到交大任教,開始注意到內灣地區許多社區商圈中有許多客家女性的身影,並且常常是當地商圈的社區幹部,因此引發了她的好奇。
她注意到這些客家女性的創業動機,與許多跨國的經驗有許多有趣的相似處。女性創業常常是家庭副業的延伸,也有時是產業變遷失業結構中,補充家庭收入的經濟手段。
此外,呂教授也注意到客庄創業婦女的工作倫理中,社區經濟(Community Economy)的內涵。客庄女性創業的僱傭關係,深深地鑲嵌於地緣和人脈,同時也特別強調「公平分配」的倫理觀,無論是在工作機會或工作利潤的層面。而客庄女性創業,也大量地使用當地的原料和農產。
「女人要有自己的收入」不是什麼西方女性主義帶來的東西,「勞動」是客庄女性在地的文化慣習。客庄女性的創業除了經濟自主,也帶來了意外的效益。它一方面強化了客庄女性社會互動,建立連結,而另一方面也特別強調與顧客的互動關係,重視品質與個人化的服務。換句話說,以「禮物經濟」來經營生意。
「共同體經濟」不只有「商品市場」,應該有更多元的可能性
呂教授試著透過兩個例子來談未來的應用意涵。首先她以「微型貸款」(microcredit)在發展中國家的經驗,指出「微型貸款」仍立基在「經濟人」(homo economicus)的假設上。若從印度女性微型貸款的經驗來看,其實重點不在金錢,而是其創造了社會交流的平台,提供理解、反思和討論日常生活不滿的機會。換句話說,重點在於女性的賦權(empowerment)。
另一方面,若從內灣形象商圈的「輔導經驗」來看,官方的「輔導」除了「經濟人」的假設外,單純從「商品市場」途徑出發的政策走向,反而排除了社區經濟的多元性。
最後,呂欣怡教授以兩位倡議與研究「社群經濟」的女性學者J.K.Gibson-Graham的觀點:「多元社區經濟模型」,擴大大家對「經濟」的理解,「共同體經濟」不只有「商品市場」,應該有更多元的可能性。
江明修:Old is
New,「美學就是公益」
接著江明修教授以他這兩三年的客家女性企業家的訪談經驗做回應。首先他指出這些觀察與研究來自於心中的發問:「客家文化如何創新與開拓?」
他注意到這些年來在傳統與現代的相互「搓揉」中,逐漸開展出來具有族群特色的客家美學經濟。他借用一位女性企業家的話:「美學就是公益。」來進一步指明其中內涵。而這種「美學體驗」應該是超越客家人的。
江教授以熊彼得(Joseph
A. Schumpeter)的「創新途徑」來說明,「傳統就是創新」(Old is New)的可能。包括「心產品」、「新的生產方法」、「開闢新市場」、「原料的新供應來源」、「新的企業組織形式」等。
最後,重視實踐層面的江教授也提出了後續推動「在地產業」現階段的可能方向。客家社群應該創造一個平台,提供相關知識(生態的、文化的、客家的),接觸更多社區經濟案例,建立分享與連結。此外,「社會企業」則需以「非營利」為基礎,以免「掛羊頭賣狗肉」之嫌。
公共治理的「客家合作基金」
長期關心台灣客家發展的立法院吳宜臻委員也特別到場,表達對「客庄在地經濟」發展的興趣。她談起自己在苗栗認識的客家女性工藝家的例子,很希望知道在相關的政策與立法上,自己能夠做點什麼。
江明修教授提出「客家(文創)合作基金」的可能。一方面提供相關知識、案例的教育、分享與對話平台,也可以透過師徒制、導師制度來運作;另一方面則提供適當資金提供與創新育成的媒介。最後,這個基金需要「公共治理」的結構,形成回饋以及分配的機制。
與會夥伴對「客家合作基金」的潛能深表認同,並期許未來「台灣客家智庫」能朝此方向努力,扮演政策倡議,以及「Know-how」平台的角色。
最後,呂欣怡教授以「回到在地經濟的目的為何」一方面回應吳委員的問題,也向與會來賓提出一個根本,卻也龐大的提問。她以觀察白米社區的經驗為例,「希望的哲學」是讓人持續下去的動力,可能常常不知道很明確的目的地,但總是要繼續向前走下去。